行业资讯 分类
开博体育活动回顾 2023 新建筑论坛 · 鲁班讲坛成功举办发布日期:2023-12-17 浏览次数:

  开博体育为主题,邀请了众多重量级建筑师、专家学者相聚武汉,在建造与观念的框架下共议木构的创新艺匠与文化价值,希冀为当代木构复兴及创新研究、实践带来新的启迪。论坛由中国建筑科技馆、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新建筑》学刊、《建筑遗产》学刊联合主办,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学术委员会指导。

  论坛为期一天,分为上午、下午两个单元。上午单元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新建筑》主编李晓峰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院士做主旨报告;下午单元先后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新建筑》副主编谭刚毅教授和建筑系副系主任、《新建筑》执行编委刘剀教授主持,7位演讲嘉宾围绕木构建筑,从绿色低碳、木构文化、传统新生、数字营造、工程应用、材料呈现等方面进行解读。嘉宾们精彩的发言及其与听众的思想碰撞,解开传统的禁锢,共同展现了新时代视野下对木构与人居的思索。

  ▲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新建筑》杂志主编李晓峰教授主持开幕式

  李晓峰教授阐释了本次论坛主题“建造·观念——当代木构建筑技与艺”的内涵。木构建筑,作为历史长河中从未中断过的建造形式,从传统中凝结智慧,并汲取时代养分,持久地保持着生命力。木材在自然循环中可再生、可完全降解的天然特性,赋予其绿色、低碳品质,正契合当下热议的“双碳”国策。今天,对木构的探讨早已不止于传统建筑,但传统木构蕴含的建筑品性开博体育、情感依托和美学价值,依然启发着人们对于木构与人居的关联思考。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当代木构呈蓬勃发展之势。木构传统生发的新韵,以及在自然与人文观照下的材料潜力与应用拓展,丰富了当代木构的意匠内涵,也重塑着人们对于材料与建造的种种观念。2023 新建筑论坛 · 鲁班讲坛有幸邀请到众多重量级建筑师、专家学者,在建造与观念的框架下共议木构的创新艺匠与文化价值。

  开幕式结束后,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总建筑师崔愷院士做主旨报告。

  崔愷院士藉由回顾展览中建筑师们的木构建筑实践,分享了他在木构建筑领域的实践经验与感悟。他指出,木结构具有易于生产、运输和维护的特点,是一种优秀的环境友好型材料;目前,得益于国家双碳政策的支持开博体育,木构建筑设计将建筑师个人的理想与人类生态、国家发展相结合,激发了其内心的正义感,但也因各种原因受到消防规范和安全性质疑的制约。

  通过介绍成都天府农博园、海口市民游客中心、海口美舍河湿地科普馆、南宁园博园昆山园、厦门滨水茶室、北京南苑森林书屋等不同规模、不同地域项目的实践,崔愷院士阐述了木、竹等材料及相关技术的应用与对材料特性的探索。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投入更多时间研究木、竹等材料,实现产业发展与固碳的双赢;二是要充分发挥木、竹材料的美学特性,从装饰到结构,展现木结构之美;三是要在木结构设计中摆脱传统模仿,将木结构广泛应用于城市和乡村建设,使其真正回归城市与乡村。

  观众:想请问您两个问题。一是,现在不论是竹构还是木构,其造价和混凝土、钢材相比孰高孰低?差多少?二是,涉及到施工流程,不论是竹、木构的形式,都由设计师主导和操控,具体的节点搭接是否也需要和木结构加工等相关的企业或团队沟通,对这个过程比较感兴趣开博体育,希望您能解答,谢谢!

  崔愷院士:第一个问题,关于造价,总包单位表示,木结构与钢结构造价相近。但由于木材有时需在全球采购,运输费用会影响最终的造价。部分项目从欧洲海运过来,费用较高。如果使用本地或东南亚国家材料,运费可能有优势。也有项目的材料从奥地利搭乘中欧班列回程的车,运费较低,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造价。至于报告中提到的新型材料如无机胶复合竹材料目前因为尚未形成生产线,比国内集成木稍贵。第二个问题,设计方面,建筑师越来越重视建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有成熟知识体系支撑,而现代木结构中榫卯已退出舞台,更多采用钢木交接关系。通过项目实践,我们了解了注意事项,怎样构成构件使其更标准化、系统性,减少复杂节点。有时木材用得过多,强调视觉冲击力,这是普遍问题。建筑师应关心技术、建构,不能只在意造型。即使不是建筑师做,也需盯紧厂家,优化要求,把设计感觉做到加工深度。中国建筑师在这方面需提升,日本、欧洲的部分建筑师做得很好。

  观众:我来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地区,一直在推动民俗古建筑的发展,现在在做少数民族地区干栏式建筑、木建筑,比如吊脚楼等,还做了很多样板。想请问您,如何将工业化与工艺化相结合,把木建筑做得更好?

  崔愷院士:地方领导关注保护文化和发展新型木结构非常重要。我们应尊重文化传承,保留文物建筑,但更多情况下需要关注发展。如何在政府支持、专业人士引导下让老百姓重新喜欢木结构和温暖家居是一个过程。设计界应大胆尝试,例如设计师下乡村创作并在展览馆展出,为人们带来清新的乡土氛围。同时,我们应审视是否有更精巧的办法运用生态材料,而不是不计成本地投入。在有限资源下,如何用少量木结构和装配式方法修好农村房子是关键。避免过去拆除重建、模仿风貌的失败案例,寻求简单好用的工法。农民学习城市建筑理念时,应注重保持乡村特色。轻建造方法回归乡村将带来有趣的变化。因此,需要您这样有情怀的基层领导来推动这一进程。

  下午,专题报告上半场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新建筑》副主编谭刚毅教授主持。

  赵辰教授从家学背景出发,提出了“木建构文化十问”。他通过探讨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与木材的紧密联系,引发了关于木建构文化是否为中国独有的讨论。接着,教授深入阐述了木文化与人类文明之间的联系,并最终回到当下,对中国木建构文化发展的新方向进行思考。人类与木材的关系密切,森林的消耗历程与人类发展历史相互呼应。人类与森林的共生并不意味着人类不能利用木材,而是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木材。赵辰教授从东方到西方,从古至今,展示了木建构文化作为全人类智慧凝结的独特魅力。他特别强调,在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摒弃仅从历史角度看待木构建筑的陈旧观念,而应从生态、绿色的视角出发,以体系化、结构化的方式对木材进行应用。

  汤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深圳汤桦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主持建筑师

  汤桦先生结合四方井、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和广阳岛国际会议中心这三个西南地区的建筑项目,展示了古今融合的木构设计思想。四方井作为公园小品,其设计精致,运用青砖、木构、青瓦和石材,展现了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诠释。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项目由建筑师团队与西南院合作,中建三局承建,采用钢与木结合的设计,木材上的开槽使内部钢结构呈现出来,体现了诚实、透明的设计理念开博体育。在介绍重庆广阳岛国际会议中心的过程中,汤桦先生首次披露了设计细节,从天光观察屋顶木构展示了建筑内部精细的结构,彰显了他对纯粹木构建筑的追求和真实建造观。

  刘恒先生通过介绍和解读第二届绿色建筑设计竞赛的部分优秀作品,向与会者展示了高校学生视角下低碳木构设计的多种可能性。材料因其结构性、维护性、装饰性和功能性,在绿色建筑创作中发挥着多样化的作用。竞赛围绕“有机更新、低碳木构”的主题,主要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应对不同气候条件,解决场地问题;二是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充分发挥本土特色;三是选择并灵活运用低碳材料。学生竞赛作品中对低碳木构的呈现,反映了高校建筑教育在绿色低碳领域的研究与发展,以及中国绿色建筑和木构建筑的蓬勃生机。

  茶歇结束后,专题报告下半场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系主任、《新建筑》执行编委刘剀教授主持。

  祝晓峰|山水秀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客座教授兼设计导师

  互承的本意是多个短小的杆件形成相互支撑的结构,在木建构中,互承思想贯穿了结构、材料和空间营造这三个维度。祝晓峰先生通过西塘古镇的两个实际项目来解读这种互承思想。在西塘良壤美术馆项目中,“市集+美术馆”的混合功能对建筑师提出了挑战。设计师从西塘灯笼工艺中汲取了交叉互承的构造方式,在木结构中插入八分之一的钢结构柱,并对架构和坡顶结构进行反转,为两个空间创造了两套不同的结构体系,满足各自功能所需的空间营造。木方空间(西塘东区游客中心)项目采用钢木混合的支撑体系,上方钢木互承结构以45°向周围辐射,为整体空间营造出标识性。祝晓峰先生最后指出,木结构中蕴含着丰富的可能性,当前的实践仅是探索的第一步。他建议年轻建筑师和学者关注并进一步探索木结构的潜力。

  刘杰|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博导,木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主任

  刘杰教授指出,当前房地产颓势、市场疲软、劳动力短缺、城市高密度发展以及环保要求等多种因素使得传统建筑工业体系面临挑战。然而,木结构模块化集成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方式为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刘教授分别列举了位于中国上海、德国汉堡、芬兰韦斯屈莱和德国慕尼黑等地的几个模块化集成建筑案例,介绍了它们的建造和空间组合方式,展示了模块化与木结构相结合的优势。通过亲身实践,刘教授不断丰富对木结构模块化的认识,并提出应从纯粹空间模块向空间-机电设备一体化模块进行探索,最终形成一种建筑自动化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持续努力开博体育。

  余总从施工过程的角度出发,结合中建三局的若干实际项目,详细介绍了木结构在落地、施工以及关键技术处理等方面的建造技术。这些实际项目往往受到自然条件、气候特征以及结构本身要求等多方面的制约,使得施工难度加大。然而,通过精密计算、精确加工和精准施工,中建三局不断提升其研究和施工技术,并逐一解决了项目中的难点。未来,中建三局将继续致力于追求建筑施工的绿色低碳,不断融合传统与现代化建造技术,并努力实现木结构建筑的文化历史传承。

  李保峰教授以轻松诙谐的方式解释了标题中的各个关键词:低碳意味着木结构是具有明显优势的建筑材料;诚实则提倡建造形式与材料的契合;排它性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我们不必追求木材使用时的纯粹,而应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优势;在追求生产效率的同时,数字化技术打破了标准化导致的千篇一律,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在数字化时代,机器人的介入可以打破传统要素之间的壁垒,为设计建造实现多样化、定制化和标准化提供了互换的可能性。李教授以大幅时间跨度的方式,从人类的诞生到人类的未来,对木构建筑的起源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大胆的推测,展现出深刻的哲学思辨。

  观众:对普通人来说,木构建筑似乎存在着门槛过高的问题,比如定制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那么怎么才能让普通人接触到传统木构定制化,如何能让木结构更加平易近人?

  李保峰教授:木结构当前无法广泛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主要受到消防规范的制约,木材虽易燃烧,却具备特殊的燃烧碳化特征,可能在某些空间中比钢材更加安全。我们不应单纯追求造价或者纯粹的材料,而是让适宜的材料在最合适的时机出现,使空间达到平衡的最佳状态,这样也能给人以最好的体验,也会逐渐走近人们的生活。

  刘剀教授:当前木结构在西方的建造体系中已经相对成熟,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和障碍分别是什么?

  刘杰教授:技术上是可行的,木结构适宜在办公建筑和住宅建筑中进行应用。西方技术对我们有所限制,甚至不愿意透露一张照片,但是中国建筑师的学习能力和速度都非常好,随着时间一定会有所突破。

  在嘉宾分享和互动环节结束后,李晓峰教授在闭幕式上总结了本次论坛中专家发言的核心内容,并向参会的各位专家和听众表示感谢。同时,他表示后续将在《新建筑》纸媒上针对本次论坛议题组织专栏,以期进一步转化论坛学术成果,并欢迎国内外学者踊跃投稿。在热烈的掌声中,2023年第一场新建筑论坛暨鲁班讲坛圆满落下帷幕。

  新建筑论坛是新建筑杂志社自2013年始,每年主办春秋两季的高水平学术论坛。截至2023年3月,共举办18场“新建筑论坛”。

  历次论坛主题分别为“从基本问题出发”“走向新建筑”“日常生活与建筑”“80后作业本”“显微城市”“乡建是一种转移”“演变中的建筑学”“第二届一江四城建筑院校青年学者论坛”“设计与产业协同发展”“新旧之间——应对历史环境的当今态度”“建筑理论与关键词”“跨学科的健康研究与实践”“建筑学术研究当代进程”“第六届一江四城建筑院校青年学者论坛”“建筑改造与城市更新”“设计研究:实践与传授”“第五届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建造·观念——当代木构技与艺”。

  论坛不仅关注当下建筑学热点问题,也对经典议题持有温故而知新的态度,邀请过百余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建筑大师前来进行主旨演讲,在学界和业界广受好评,影响力颇高。

官方微信关闭